源源(化名)的康复训练之路---------介入早、见效快

    分享到:
    点击次数:2773 更新时间:2018年10月10日11:02:16 打印此页 关闭

    2018726日源源(化名)第一次来到小天使康复中心,诊断为儿童孤独症。中心主任李红为源源(化名)制定了治疗方案,由中心优秀康复师牛玉珑、杜静、丁淑霞负责。

    微信图片_20181009151707.jpg

     

        牛玉珑老师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“康复治疗”专业的本科毕业生,专业能力特别强、充满活力、富有激情,对康复事业有很高的敬业热忱。在练习有难度的发音时候,牛老师展开了全辅训练,先将源源(化名)的嘴唇辅助成圆形,另一只手捏住鼻子,当有气流呼出时,随即松手,便可成功发音。

        做了几个简单的a o e”的发音,牛老师拿出来她为孩子准备的零食“海苔”,撕了一片放在源源(化名)嘴巴的上方。这时,源源(化名)笑嘻嘻的一伸舌头,把美味的海苔带进了嘴巴里。一节课下来,可以看到,牛老师多次给源源(化名)海苔吃,半小时的上课时间,没有出现疲倦和不耐烦的情况,他的注意力很集中,上课效率很高。这种康复训练方法可以锻炼孩子舌头的灵活性,也一种奖励,也是一种强化物,能够提高特定反应的可能性或增加概率,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康复。

    微信图片_20181009151716.jpg

     

   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,以男性多见,起病于婴幼儿时期,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地言语发育障碍、人际交往障碍、兴趣狭隘和行为方式刻板,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。大概在30%左右的自闭症孩子伴有阿斯伯格,在特殊技技艺上超出常人很有天赋,长时间相处以后你会发现他的特长,加以练习,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。

    微信图片_20181009151732.jpg

    目前为止,强化训练是对孤独症儿童唯一有效的方法,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儿童孤独症,而成效的关键是尽早干预。国外近期一项研究发现:密集式的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技能,还能让患儿的大脑活动正常化,减少孤独症症状,提高他们的社会技能。这一研究结果符合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生理特点。

    泰山区小天使康复中心不断壮大师资力量,富有系统的专业知识,从2010年至今的丰富经验;抓住婴幼儿的问题行为尚不突出,同时系统可塑性的最佳时期,充分挖掘幼儿大脑的学习潜力,限制孤独症症状的发展,可以使早期干预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,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
     

    上一条:涵涵的康复成长之路------从兴趣入手因材施教 下一条:母亲素质提升工程·母亲公益讲堂走进小天使康复中心